当前位置:醉笙情>历史军事>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> 第148章 调皮禟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48章 调皮禟(1 / 2)

看着手中的兰花清露玻璃瓶, 郭宜隐约猜出几分康熙要分享的事情是什么了。 康熙手肘架在大迎枕上,神色闲适慵懒,目光一直落在宜妃的身上, 见她忽地眼神亮了亮,感叹一声果然聪慧。 郭宜又拿起另一瓶香水, 嗅了嗅, 也是花香调, 其中还夹杂一丝檀香,让人无端觉得自己是去了某个寺庙的花林中闲逛了一圈,花香拂衣, 又沾染了一丝香火气息。 两者都犯不着对比, 郭宜直接挑出兰花清露,毕竟兰花是康熙最喜欢的花,“这个味道清幽高雅, 臣妾很是喜欢。” “喜欢就好。”康熙说道, 语气淡淡, 但是微微上扬的嘴角却彰显着他的好心情, “这是今年废除海禁后, 洋人进贡过来的。” “原来如此,皇上是准备发展海上贸易了吗?”郭宜问道, 两人都已经心照不宣,就不用再打哑谜。 “知我者,宜妃也。”康熙对上宜妃的视线,笑着说道,“之前你同朕提到过海上贸易, 朕让当地官员记录了往来数据, 前几日, 朕刚刚收到了折子,形势大为好转。” 最初宜妃说到海上贸易之时,康熙的确是不怎么相信能带来多大的收益,先帝在位之时,就有海上贸易,然则往来稀疏。 而废除海禁之后的大半年,也是如此,船只到岸数量少,赋税微薄,根本不成气候。 可是就在前几个月,到达大清的船只数量猛然激增,想必是解除海禁的消息传至诸国。 这些船只不只是带来了一堆又一堆的舶来品,在离开大清的时候,还满载了丝绸、茶叶、瓷器等等货物。 且因洋人大肆购买茶叶、瓷器、丝绸这些东西,江南织造、瓷窑等收入增加,赋税跟着上涨,甚至于弥补了一小半的今年收不上来的赋税。 “看来皇上很快能得偿所愿了啊。”郭宜说道。 这都要搞经济了,还愁没钱吗?有了钱,修整黄河、驱除罗刹、免除天灾赋税,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? 康熙眉宇之间也是掩盖不住的得意,“朕准备在广东、福建与江宁各设置一处岸口,建立海市,设置市舶司提举,方便管理。” 之前,澳门界口陆路贸易就有市舶司征收货税,以此为经验,首先在三地设置市舶司,并将其从盐课司独立出来,设置专官,专门管理贸易与税收之事。 其次,在码头附近,划分出的一块地方建立海市,专供与洋人交易往来,此举一来是对上岸的洋人严加管理,二来是方便赋税征收。 “皇上圣明,此举定然能造福千秋万代。”郭宜说道。 康熙的计划是进出口贸易的第一步,路长且艰,崎岖向上,但迈出了第一步,未来才可期,也不枉费她先前冒着风险同康熙说那么一番话。 “看来宜妃很有信心啊。”康熙笑着说道。 “臣妾对管理贸易之事可不精通,臣妾是对皇上有信心。”作为一个合格的社畜,郭宜无时无刻拍着康熙的马屁,毕竟她儿崽现在还小,指望不上。 康熙笑了笑,“朕就知晓你会如此。” 哦?她的套路已经被熟识了吗?不过没关系,好用就行,自古深情留不住,总是套路得人心。 “这可是臣妾的真心话。”郭宜说道。 “朕姑且信了。”康熙说道。 明明就很享受的样子,还非要倔强一下,口是心非的男人啊,身体倒是实诚得多。 “皇上,四阿哥过来请安。”梁九功禀告,因着六阿哥在此,四阿哥先来翊坤宫一趟,知道康熙在此,自然是要过来请安的。 “让他进来吧。”康熙说道。 “儿臣给汗阿玛和宜妃娘娘请安。”胤禛进门便行礼,约莫是走得急了,额头上还有些细微的汗水。 “起来吧。”康熙说道,让胤禛在下首坐了下来,“梁九功,你去叫胤禟带胤祚过来。” “今儿的课学得如何了?”康熙问道,若是有空闲,他都会问一问儿子的功课,今日自然也不例外。 “夫子今日讲了《尚书·多士》。”胤禛认真回答道,他已经被校考习惯了。 “你觉得‘又曰时予,乃或言尔攸居’如何?”康熙问道。 “周武王顺应天意讨伐纣王,是天命所归,成王为其子,父业子承,顺从成王之意,即为顺应天命,且成王历经三监只乱,仍安抚旧臣,教化于民,是仁德之政,子民需得感怀。”胤禛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。 郭宜听了一会,才明白这是说周武王之子周成王,周成王没啥印象,周武王就是姬发嘛。 提到姬发,她只能想起封神榜,妲己、姜太公、哪吒在脑子里面噼里啪啦斗法,正史却是完全想不起来一丁点,谁让历史不考这么细呢?谁让《封神榜》翻拍了又翻拍呢? 听胤禛的说法,武王伐纣,成王继位,提到的三监之乱应该与前朝有关,在这种情况下,成王依旧对商朝旧臣坚持仁政……成王真是个大好人! 当然,康熙问胤禛这句话,可不是因为周成王是个好人,只不过是因为经历有些相似,两人都是新朝建立,又都是年幼登基,且同样面临前朝旧臣起事的困境。 说来,康熙还要惨些,毕竟周成王还有叔父周公辅助,有太公望这样的能臣,再看看康熙有什么,鳌拜?吴三桂?耿精忠? 忽然听闻胤禛说到《尚书》,他心有所感,这才问了一句。 康熙对胤禛的回答很是满意,又道:“你如今既要照顾弟弟,还不忘了学习,辛苦了。” “儿臣不苦。”胤禛说道,能和胤祚天天相处,哪里会觉得苦呢? 康熙欣慰地点点头,看来把胤祚送到皇贵妃宫中果然是对的。 “四哥哥。”胤禟牵着胤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