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醉笙情>玄幻魔法>从盘点古代巾帼开始[历史直播]> 62. 巾帼英雄(二十六)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……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62. 巾帼英雄(二十六)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……(2 / 2)

,或想成就一番功业,或想求个太平盛世,并不愿一味愚忠。

若是追随如那天幕所言的唐太宗之辈便罢了,却哪里不愿意为了某个昏庸之主陪葬。正如天幕所言,唐太宗的凌烟阁功臣,也不乏换了许多主公,凭什么他们最初追随李自成,就一定要给他陪葬!

“若刘邦如李自成一般短视,入咸阳时,杀掉进谏的张良、樊哙,纵军奸淫掳掠,何来后来的大汉朝?可见樊哙常有,而能纳谏,克制己欲的刘邦不常有。所谓以史为鉴,如何打天下,坐天下,已经有那么多前辈给出了正确示范,有些人是依样画葫芦都不会啊!”

“明末的世道:朝廷统治下,百姓民不聊生;打仗了,百姓血流成河;朝廷败了,百姓的情况也不见得更好,甚至更糟糕。不管怎么打,谁赢,受伤的始终是百姓。真真是应了那句: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”

天幕下有人细细的品味着这句话,若有所思。若如天幕之言,百姓的福祉与天下的安稳息息相关,那以前他们毫不在意的事情,如今再细想却是件件重要。

不说那希冀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的君主,便是有些颇有远见的世家子弟也开始重视百姓。毕竟,覆巢之下无完卵啊。若有选择,即便是又能力在乱世中生存的世家也更乐意看到太平盛世。

“在送走了许多亲人后,清顺治五年,七十四岁的秦良玉遗憾终老。曾有评:以敬姜之德、班昭之学、秦良玉之勇毅、辛宪英之清识、李易安之词章、宋若宪之经术,列于须眉男子中,亦属凤毛鳞角【注2】。”

“敬姜,以通达知礼,德行光明,匡子过失,教以法理传世;班昭以才学闻名,是和熹皇后的老师;辛宪英为人聪明有才,善于鉴人知事;易安居士李清照是‘千古第一才女’,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;宋若宪善属辞,粹议论,以学名家。”

“这些女性与秦良玉一样,在男尊女卑,女性被极力贬斥排挤的封建社会,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。让看不起女性,轻视女性的男人承认她们的优秀,是何等的出色。”

“从父族、夫族到姻亲,秦良玉可以说是世代忠于明王朝,从未辜负明室。反而是朱家无能,葬送天下,带累了他们。秦良玉过世的十一年后,满清在中原的统治日益稳固,秦良玉的侄儿秦翼明与孙儿马万年降清。”

“秦翼明、马万年的降清与吴三桂刚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在汉室尚有生机时,秦良玉家族三代人都想抓住那微弱的光,为汉室天下尽全力去争取,而吴三桂却在最不该降清时选择了投敌。”

“至满清统治稳固,明皇室基本已销声匿迹后,继续抗清只会葬送更多的亲朋和族人,秦翼明和马万年无奈降清,但吴三桂却在百姓刚得片刻太平时再掀战乱。秦马二族抗清、降清为得是大义,吴三桂投清、反清皆为私利。”

“好了,关于女将军秦良玉,我们就先说到这里。我们继续说巾帼英雄系列最后一位——抗击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冯婉贞。”

“冯婉贞是河南谢庄人,其事迹出自清末徐珂所辑《清稗类抄》的《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》,因中学课文《冯婉贞》广为人知。”

“冯婉贞的事迹,不似妇好有出土文物为证,也不似平阳昭公主、秦良玉等被记录于史书,甚至被认为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理想人物。这最后一人我本更属意鉴湖女侠。但这个时代与鉴湖女侠一样的巾帼英雄那可太多太多了。”

“众所诸知的原因,这段不好说,所以我就用冯婉贞这个与她们年代最近的人物来代表一下吧!冯婉贞的故事说的是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,四处掳掠,少女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,保护了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【注3】。”:,,.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