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醉笙情>历史军事>抗清> 第130章 老丈人的嫁妆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0章 老丈人的嫁妆(1 / 3)

原本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“女婿”,吴三桂的确有些犹豫不决。

如果“女婿”是个普通人,哪怕是个穷困潦倒、不学无术之人,他都会毫不犹豫承认对方“女婿”身份,绝不会嫌贫爱富食言自肥,因为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负过任何人,尤其对方的父亲不仅是他的换帖兄弟,更是他的救命恩人。

然而这個突然冒出来的“女婿”并非普通人,而是个实实在在的反贼,且正在荆州造大清朝的反,这就让吴三桂难以下定决心。

要是承认这个“女婿”,无疑是把他最疼爱的小女儿送入“虎口”。

以一城之地抗衡拥有天下的大清,用屁股想也知道荆州最后的结局必定是完蛋。

哪怕这个“女婿”是明军少有的悍将,曾在西山奇迹般的重创穆里玛指挥的满洲八旗兵。

此役战果之大,比之当年李定国两蹶名王歼灭的八旗兵还要多。

堪称清军入关以来满洲子弟损失最多的一役。

连同荆州满城被屠的两万旗人,一点不夸张说他吴三桂这个突然冒出来的“女婿”可以说是自万历末年辽事以来,满洲人的“克星”、“杀星”了。

然而敌我实力悬殊实在太大,没有外援的情况下,任你克星还是杀星又能如何,怎么看荆州都是必死之局。

可怜天下父母心,谁个愿意把亲骨肉送到那必死之地去呢。

又有哪个父母愿意女儿年纪轻轻就守活寡呢。

况一旦燕京知道荆州的叛将是他吴三桂的女婿,那云南和燕京本来就紧张的局面必定是雪上加霜。

真就是不反也得反了。

但真要不承认这个“女婿”,不说知情人如何看他,吴三桂自个的心就没法安宁。

更不知道将来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早已死去的义兄。

要知道这些年来他一直派人寻找义兄下落,每当酒醉之时都会抚胸大哭,追忆故人。

现在义兄后人主动找到他,他却视而不见,这怎么都说不过去的。

因此,心中一直纠结。

说实在的,这个“女婿”挺合他老人家意,年轻又能打,相貌嘛据吴国贵和马宝说也是少年老成,英气逼人,符合他择婿标准。

不失是个英雄。

被他下放到曲靖任知府的刘玄初也曾对他说过这明军小将,是个可造堪用之材,若能拉拢将来必定为王爷北伐先驱,助王爷再造神州的功臣。

评价颇高。

只吴三桂真就无意起兵,至少现在没有这个意愿。

不管怎么说,燕京那边虽不断削弱他的权力,裁撤他的兵马,小动作不断,然始终不曾动摇他平西藩的根基,这让一心求稳的吴三桂很难下定决心和清廷翻脸。

毕竟造反牵扯的不是他吴三桂一人,而是以他吴三桂为首的一个集团,十几万人的性命!

况且,满洲八旗虽然不堪,但燕京还有个鳌拜。

对此人,吴三桂是有些忌惮的。

世人都说鳌拜跋扈,却不知鳌拜之所以跋扈,是因为人家有跋扈的本钱。

清廷,没了鳌拜,不行。

有鳌拜坐镇燕京,吴三桂对于和燕京的对决就有点胆怯。

不到万不得已,他是不会和鳌拜对决的。

大女婿和二女婿的争吵他听在耳中,对两个女婿为何一个反对,一个支持,心中也是洞若观火。

吴国贵和马宝虽没有表明态度,但吴三桂知道二将巴不得他马上宣布承认王永康是自己的女婿,然后立即起兵北上驰援女婿,就此掀起北伐战事。

北伐真就这么容易么?

一座荆州城真就值得他冒着风险起兵么?

全国百万军队,他吴三桂事实上控制也就十几万人。

能够收税的地盘就云南,于贵州、四川仅是军事上的影响,何况两省跟无人区没什么区别。

无论是兵力还是地盘、人口,他吴三桂同清廷也是相差甚巨。

故,答案显而易见。

吴三桂不愿冒风险。

所以,他不吭声。

不吭声不是说他要食言,要背信弃义,而是在思索另一个可能。

就是由他来招抚王永康这个“女婿”,然后将女婿安置在自己范围势力之内。

如此,两全齐美。

亦或“女婿”放弃荆州南逃,自己作为岳父也能给其一场富贵,起码衣食无忧总是不愁的。

不必担心性命。

吴三桂可不是因为区区几个逃人就吓得自杀的耿仲明!

他也不是在打什么如意算盘,而是真真切切的在替“女婿”和他平西藩十几万军民考虑。

为上位者,头脑一热可不行。

可女儿小蛮的胡闹让他在女婿和部下面前大为丢人,光火之下说了气话。

气话说出去了,就得履行。

小蛮被强行带回母亲的居住,不管小丫头如何吵嚷,婚姻大事都由不得她做主。

哪怕她的母亲都不行。

让吴三桂头疼的是儿子根根帮妹妹说话。

“父王,那个王永康底细不明,如今又在荆州据城叛乱,这种反复之人如何能做父王女婿,做我妹夫!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