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醉笙情>历史军事>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> 第369章 十年大计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69章 十年大计(1 / 2)

自从朱元璋惩罚了徐达之后,对其他将领的影响,那真的是立竿见影的。

看到这样的局面,朱元璋心里那真的是非常高兴的。

朱元璋那是非常重义气的一个人,他当然不愿意和各位兄弟翻脸。

但军法无情,违法必究,那是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

有些人不敢在明面上犯错误了,做坏事变的非常隐蔽了。

朱元璋此刻在看史书,对于历史上的那些英雄好汉,朱元璋是非常敬佩的。

虽然不能说,这些英雄好汉是历史的全部,但是如果没有他们,这历史的画卷,肯定是会非常黯淡的。

秦始皇一统天下,那是从北方打到南方的。

就是大元朝也是从北到南,一统天下的。

朱元璋看着这样的历史,心里在想他这次真的是要创造历史了。

大明那是为数不多的从南到北,一统天下的,对于这些历史,朱元璋还是很清楚的。

不过这次由他真实的再现,这样的感觉,那肯定是不同的。

不过朱元璋在发愁另外一个问题,那就是手下的人才太少了。

因为朱元璋的地盘在不断扩大,这样的需求,那真的是与日俱增了。

朱元璋下决心要招揽人才了。

毕竟朱元璋很清楚,那就是他浑身是铁,能碾几颗钉?

现在朱元璋手下,已经有十几万人马了,大部分都是最近投奔过来的。

可见朱元璋占领金陵之后,他的发展是多么的迅速。

金陵此地,战略要义真的是不同凡响,所谓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,现在朱元璋对这一点,更是看得非常的清楚。

打天下需要用猛将,需要有不怕死的义军兄弟,但是要是建设天下,做其他事情,文官的作用,那一定是不可或缺的。

朱元璋现在心里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他要造一座招贤馆,他要凭自己的一片诚心,招揽天下贤士,让这些贤士来到金陵城,就先住在招贤馆内。

一旦他们有所任职,那么朱元璋会给他们另外修建更大的府邸。

朱元璋心里想的是一件事,那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。

现在朱元璋主要精力就在整治自己的内务。

具体就是整治金陵城,还有周边这些城市的防御,还有发展问题。

当然了,朱元璋对于定远城,滁州城也没有忘记,毕竟那里是朱元璋崛起的根据地。

这是朱元璋的当务之急。

不过朱元璋对于其他事情,也并没有放弃。

朱元璋在心里,也在想着其他事情。

朱元璋想的很清楚,等他这边整理内务完毕之后,那么朱元璋下一步要做的事情

那就是要和陈友谅,张士成决战,然后再扫除大元的残余势力,一统天下。

不过呢,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,但是在十年内,就可以完成的。

对于这一点,朱元璋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。

毕竟他是军中统帅,他也是他们这个势力集团的话事人。

可以这样讲,朱元璋要比其他人看得清楚一点。

只有这样的话,朱元璋才能带领着大家一起前进。

所谓领袖,就是在别人看不到光明,希望的时候,你却能通过黑暗,绝望看到未来的生机之所在。

朱元璋现在就是一个领袖,虽然他知道他也许是有很多缺点的,朱元璋会竭尽所能,让自己不断的进步,不断的前进。

于是朱元璋就把李善长叫过来了

毕竟做这样的事情,李善长是最为擅长的,真是人如其名啊!

而且朱元璋这段时间也没有给李善长以具体的官职任命,这也是对李先生的一个考验。

朱元璋其实看到了李善长那日在庆功宴上的表现,看起来也是很不高兴的。

朱元璋对于李善长这个人,怎么说呢?他看得很清楚。

李善长这个人是个文人,他很清高,说实话,他在心底是有点儿看不起朱元璋的。

这一点,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一样,但是朱元璋没有点破。

朱元璋一有空,就让李善长给他讲那些历史故事,还有其他的知识。

其实这些知识呢,朱元璋是知道的。

毕竟朱元璋他现在的头脑里面,那是有很多现代知识的。

如果单凭知识的这种组成,这种层次来说,李善长肯定不如朱元璋的。

但是呢,对于现在这个时期的具体的知识,那么李善长的知识是比朱元璋更加详细一些。

毕竟朱元璋在之后看到的那些历史记载,说实话都是非常简略的。

有很多事情甚至都没有说清楚,流传下来的就是那些非常幸运,没有被破坏的知识。

朱元璋此刻就在帅府的书房里,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来看。

等一会,李善长就会来到这里,他有话给李善长说。

朱元璋现在觉得自己的谋士太少了,朱升因为年纪大了,很少帮助朱元璋处理具体事情。

现在李善长是朱元璋他最依靠的文人谋士。

朱元璋心里是知道宋濂,还有刘伯温等人的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