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醉笙情>历史军事>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> 第432章 育种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32章 育种(1 / 2)

朱元璋苦笑了一下。

自从秦始皇自称皇帝,称孤道寡,别人视天子为神灵,却不知天子真的是孤独啊!

这是没有办法的!

权力使人争!

那个位置,真的是充满了诱惑力。

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!

此刻朱元璋又在自己的密室之中,天下群雄,逐鹿天下。

看着地图上各个势力的首领,这些人都想做天子。

大元天子也不想把大位拱手相让,集中自己的兵力,东一榔头,西一棒槌,义军越打越多,大元离灭亡越来越近。

朱元璋不想做皇帝吗?

想,从小就想。

小的时候,朱元璋和徐达他们这些小伙伴们只要玩游戏,做皇帝的人,必须是他。

说来也怪,那些小伙伴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。

朱元璋心说,也许自己的领导力,那是天生的。

要不然的话,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?

朱元璋现在的策略非常清楚,逐步扩大自己的基本盘,汇通天下,海外贸易,一件事情,又一件事情,加紧推进。

一万年太久,之争朝夕。

军事上的对手,朱元璋相当清楚,最大的敌人,最凶残的敌人,那就是陈秃子,陈友谅。

不过朱元璋现在不会去招惹陈友谅。

原因很简单,时机不到。

陈友谅弑主篡位,而且手段相当残忍,用铁锤杀死他的老主子。

现在陈友谅杀的人,还不够多,还需要他继续制造杀戮,这样的话,他离死亡就越来越近。

朱元璋也知道,自己的势力,现在也需要发展。

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,这九字方针,朱元璋从来不敢忘。

而且现在他还为这九字方略注入了更多的内涵。

朱元璋现在搞的,明王金钞,汇通天下,海外贸易也属于广积粮的引申范畴。

还有就是通过不断蚕食自己周围的小势力,不但让朱元璋更加的强大,而且可以通过实战可以起到练兵的作用。

不通过战斗,自己手下的军队的战斗力,一定是提高很慢的。

当初朱元璋答应刘伯温,就是要留住陈友谅这个最强大的敌人。

当做自己最强的磨刀石,让自己手下的这些士兵和将军,通过生死考验,实现真正的蜕变。

这件事一定会做的。

虽然他这样做,面临很大风险,也许自己会被陈友谅所吃掉。

但是朱元璋他绝不后悔,也不会畏惧!

他一定要和陈友谅,在几年之后,进行一次大决战。

想到这里,朱元璋握紧了自己的拳头,咬紧牙关。

又想到时机尚未成熟,还需等待,他把自己的拳头松开了,继续想,自己现在要做哪件事情?

魏晨刚回来,朱元璋安排魏晨稍微休息几天,他才会给魏晨再交代接下来的任务。

刘伯温也正在制定军功细则,他们都有事在忙,那自己做什么呢?

细微之处见精神。

想到这里,朱元璋离开帅府,去了离帅府不远之处的一个大院子。

朱元璋安排人在这里搞育种实验。

以前朱元璋在皇觉寺的时候,搞过温室大棚,也搞过化肥,还有种子。

现在金陵城之中,朱元璋也有这样的安排,只不过这些事情,也是刚刚开始。

虽然皇觉寺离金陵城这里的距离不是很远,但是皇觉寺的条件和这边还是不一样的。

在金陵城这里,朱元璋培育的种子,就是水稻种子。

毕竟江南以水稻为主。

而且大米养活的人,比小麦养活的人更多一些。

朱元璋现在是一身便服,来到这里的。

毕竟要是他穿一身大帅服装来这里的话,这些人肯定会非常的不自在。

会影响人家的工作效率的,这样的事情,朱元璋不会干,他来这个育种基地,就是想指导一下别人的工作。

朱元璋知道,自己的那些点子,那是最重要的财富。

这些人,种植水稻那是很熟练的,但是育种这件事,却是刚刚开始的。

这些事情,以朱元璋的指导为主,毕竟朱元璋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,这点是毫无疑问的。

想想看,后市的杂交水稻,让产量提高了很多倍,多养活了多少人呢!

朱元璋很想在这个时代就搞出杂交水稻,不过呢,他知道现在也许在金陵这个地方不太可能。

但他还是可想办法,把这里的种子稍微改良一下。

朱元璋很清楚,当初那个杂交水稻,是在海南成功完成的。

也就是说,在海南的野生稻里面,是有那种另外一种杂交水稻存在的。

金陵这里没有,不管怎么说,朱元璋通过育种,还有施肥,这些方式相结合,总体来讲,也可以让这里水稻的产量提高很多的。

因为这个时代,粮食的产量真是太低了。

朱元璋想办法,让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观念,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情。

要想水稻增产,就是要种子品种好,二就是要多施肥,只有这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