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醉笙情>历史军事>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> 第463章 我之优势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63章 我之优势(1 / 2)

朱元璋非常清楚,大明朝的建立与兴衰,关键在于他自己。

对于任何困难,他要首先能够进行前期的预计。

还有就是,如何能克服困难,利用当前的条件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
现在大战前夕,朱元璋反而是非常冷静的,

他在反躬自省,发现自己的缺点之所在。

然后加强学习,思考,补齐短板,让自己以最充沛的精力,最坚定的信心,迎接即将到来的所有挑战。

他手下的那些将领,打了败仗,可以逃跑,可以有其他的事情去做。

但是朱元璋却不能逃跑,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与金陵共存亡。

因为现在大明还有建立,他最终的结果,最坏的结果,他心里是很非常明白的。

不过朱元璋此刻那是非常冷静的,也是非常平静的。

一旦你对什么事情都有很多的考虑,有充分的预计,那么你就可以静待大战的到来。

根据自己前期的安排,投入重兵,把握非常关键的战斗。

这一点,朱元璋想的非常明白。

毕竟任何事情,就是这样子的。

你要是准备好了,自己可以非常从容的面对任何问题。

虽然万事万物都有很多的道理,也是非常复杂的。

但是呢,朱元璋此刻就是化复杂为简单,抓住关键因素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
人是万物之灵,但人也是最难管的。

朱元璋在想,一个人为什么会追随你,为什么会背叛他?

他在想,这里面的最关键因素在哪里?

这样的事情,也许没有人能够告诉朱元璋,那朱元璋只有通过自己的内心自省,明白这里面的根本因素。

朱元璋在想,当初他离开濠州城,带领了十几员大将一起出去,创立一番新天地的时候,那十几位兄弟为什么会跟着他走?这一点,他要想清楚,想明白。

还有就是,刘伯温为什么会投奔于他?

他请刘伯温多次,刘先生不来,而后来刘伯温自己就到金陵城来投奔于他,那他朱元璋的优势在哪里?

为什么刘伯温在天下英雄这么多情况下,选择他,而不是就近选择那个张士诚,这都是朱元璋要考虑的事情。

所谓知己知彼在百战不殆,这样的事情,没有人替朱元璋回答,只有他慢慢思考,自己去找答案。

而且这个功课是必须要做的,只能自己做,任何人也代替不了。

朱元璋觉得当初之所以那十几个兄弟跟着他一起离开濠州城,是因为第一是濠州城内部真的太乱了。

一片乌烟瘴气,一个弹丸之地,竟然有那么多大帅,天天大家想的,并不是去杀鞑子,而是内讧,都想当濠州城之主,这样的环境下,你想想看,这些兄弟们心里会怎么想?

而朱元璋,当时表现的非常优秀,杀敌勇敢,有勇有谋,打了几次仗都是胜仗。

还有就是他有义父郭子兴郭大帅的支持背书,因此呢,让朱元璋有了一定的威望。

后来朱元璋又连续占领了很多的小城池,直到最终占据金陵作为他的大后方。

他的势力终于开始腾飞,现在朱元璋已经成了天下豪杰之中,一实力相当强大的一方。

朱元璋以金陵为后盾,这是他取得的巨大的成绩。

刘伯温之所以投奔朱元璋,这一点,那肯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点。

毕竟一个人你过往的成绩,往往就代表了你的潜力如何?

一直以来,朱元璋礼贤下士和兄弟们同甘共苦。

那些文臣谋士在朱元璋这里,得到了应有的尊重,他对自己的武将兄弟们,更是胜过亲兄弟。

而且大家可以吃得更好,穿得更好,还有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奇思妙计,这些都是朱元璋的优势。

朱元璋也知道,对于自己金陵这个地方,那么他一定会待下去,因为这个地方,对未来的他,那是非常重要的。

可以这样讲,经历了反躬自省的朱元璋,对于自己的实力,有了一定的看法,让他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,他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。

这是非常重要的,朱元璋现在也想得非常的清楚。

不管怎么样,他会夙兴夜寐,让自己不断强大起来,因为这就是他的路。

重生之后的朱元璋,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清楚,毕竟无论怎么样,他要走下去。

因为朱元璋没有别的选择,他不走下去的话,那是没有任何退路可言的。

真的,朱元璋很明白,像他这种义军首领人物,如果不取得最后的胜利,等待他的只有死亡,没有别的可能性。

他手下的文臣,武将可以投奔敌人,但他不能,他只能是成为敌人杀戮的对象。

是的,对于这样的结果,朱元璋心里还是有所预计的。

怎么说呢?从历史上看,他的预计是非常正确的,因为这样的事情,从来都没有改变过。

每个王朝的末代皇帝,都是以自己的生命,为自己的王朝陪葬。

朱元璋在想,所有的事情,那都是自己想出来的,一切因果,在开始的时候,有可能早已注定。

但是呢,住的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